“如果我有一小时来解决一个问题,我会花 55 分钟思考这个问题,花 5 分钟思考解决方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你的受众真的需要更多内容吗?这要视情况而定。他们绝对不需要更多相同的内容:重复的观点、跟风的评论和噪音。这类内容有很多,它们只会让思想领导力名声扫地。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们的受众正被内容淹没。早在 2014 年,营销顾问 Mark Schaefer 就提出了“内容冲击”一词——供需不匹配,迫使品牌不得不“付费”让受众消费其内容。
这是信息平等的时代
丹尼尔·平克在他的书《销售是人之常情》中探讨了这一趋势的另一面。
他解释道,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买卖双方的关系都是信息不对称的。卖家比买家更了解自己 印度手机号码数据 的产品或服务,这让他们在任何交易中都具有内在优势。
如今,互联网和大量内容的产生意味着我们更接近信息均等。买家只需点击鼠标即可了解几乎所有信息,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情况并做出自己的决定,而无需从销售人员那里获得太多信息。Sirius Decisions 的一项经常被引用的统计数据是,高达 67% 的买家旅程是通过数字方式完成的,他们会消费您的品牌和其他品牌制作的内容。这就是信息均等的实际作用。
这种信息平等的理念让我开始思考如何确保我们制作的内容具有价值。当几乎每家公司都想成为“思想领袖”,并且当制作和分发内容的门槛不存在时,大多数内容的内在价值确实非常低。难怪研究发现,公司制作的 70% 的内容完全没有被利用。
不要只寻求解决问题——要找到问题
那么公司如何确保他们的内容能够跻身于受到关注的那 30% 之列呢?
我想回到丹尼尔·平克的话题上。他认为,鉴于卖家和受众(或买家)之间的信息均等,从事销售和营销的人需要从解决问题转向发现问题。他的观点是,大多数买家已经知道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或者他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答案,这要归功于已经存在的大量信息。他们更难做的是发现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或者发现他们的问题完全是其他问题。
最好的思想领导力采用类似的方法。它不仅帮助受众解决他们已经存在的问题;还帮助他们将潜在问题浮出水面或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他们面临的更根本的挑战。
假设一家公司希望通过投资自动化工具来降低财务部门的成本。技术似乎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真正的问题可能比这更深。也许更根本的障碍是财务团队的生产力、其组成或人员的雇用或培训方式。技术似乎是解决方案,但也许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完全是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