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均衡是指消费者想要购买的商品数量等于生产者愿意以既定价格生产和出售的商品数量。此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举个例子,如果均衡价格是每公斤150卢布,那么卖家愿意以这个价格出售10吨苹果,而买家愿意购买10吨苹果。在图表上,这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
供需平衡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它调节市场运作 - 它允许实现产品不过剩和短缺的状况。如果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则供给超过需求。如果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消费者需求就会超过销售能力,从而形成短缺。
关于需求和供应弹性:基本概念、公式、定义
产品需求弹性
供求规律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有时价格波动不会导致购买数量的变化。需求对这种变化的反应程度称为弹性。
弹性表示当某些因素(例如价格、购买者的收入或同类商品的成本)变化 1% 时,购买量(需求)变化的百分比。
换句话说,需求弹性可以显示需求对所描述参数变化的响应程度。通常,需求弹性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需求弹性(Ed)实际上是两个时期内销售商品数量与其成本的比率。计算方法如下:
弹性是根据价格变动时需求变化的程度进行分类的。需求弹性有五种类型:
1)弹性需求(𝐸𝑑>1)。产品价格变化1%将导致该产 求职者数据库 品需求变化1%以上。这种需求通常出现在技术、服装和奢侈品方面。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价格变化极为敏感。如果它下降,这会立即反映出需求的增加。如果产量增长,人们就会立即减少消费。
例如,时尚服装价格降低 10% 可使销量增加 30%。需求是有弹性的。
2)需求无弹性(0<Ed<1)。价格变化1%会导致需求变化不到1%。典型为食品和日常用品。例如面包、荞麦、糖、黄油、基本药物等等。油价上涨10%仅会导致销量减少2%。需求缺乏弹性。
无弹性需求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无论价格如何变化,必需品的购买量不会停止大幅增加或减少。如果该类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不会有特别的反应,也不愿意减少消费量。毕竟,没有盐、糖、荞麦和卫生纸,生活就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