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的由来
OKR之所以被广泛讨论,大佬都采用了这种管理方式。
最著名的就是谷歌,它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公司成立初期就听说了这种管理策略,并一直沿用至今。
1954年,英特尔著名讲师、高管安德鲁·格鲁夫发明了一种管理策略,并启发团队中的约翰·多尔把它发扬光大。
约翰·多尔在他的畅销书和公司管理中充分运用了OKR的概念。
其直接或间接投资的知名公司 澳大利亚电话号码格式 包括:亚马逊、谷歌、推特等国际企业。
OKR 的优点
约翰·多尔经常使用FACTS 口号来强调 OKR 的好处:
专注:OKR有效避免资源分散和浪费,降低执行错误目标的可能性。
一致性:由于简单、易懂、透明,OKR 可以让团队拥有共同的目标,充分提高团队效率
承诺:让组织产生使命感,自动向目标迈进
跟踪:团队和组织可以使用 OKR 来跟踪进度和结果,并提前知道是否需要调整方向
延伸:OKR 释放组织的潜力,使其不仅完成“日常任务”,还能做出有意义的改变
OKR的缺点
OKR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三个问题:
员工不知道如何制定OKR
OKR与KPI的区别在于,OKR给予员工更多空间去制定自己的目标和做法,但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
如果员工不知道如何制定OKR,上级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指导和沟通,非常耗时耗力,成本高昂。
思考过程表达不清晰
OKR 没有详细呈现重要的思考过程,
O(目标)之后直接跳到 KR(关键结果),
非线性的陈述方式对于初次填表的人来说会比较费时间。
无法彻底执行
由于 OKR 只有两层(O & KR),要深入到第三层「执行」的方法,则需要额外的规划。
因此,可能会出现中高层主管认同 OKR 的概念,决定使用 OKR,但员工却因为概念太过抽象,仍使用 KPI 的情况。如此一来
,中层主管不仅要填写 OKR,还要处理员工的 KPI,导致两个系统的评分难以衔接。
不知道如何修改 OKR
在制定OKR时,员工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员工可能知道如何列出明确的 O(目标),但不确定从目标延伸出来的 KR(关键结果)是否合乎逻辑。
使用Excel和Word是否足够,还是需要购买额外的系统来实施OKR?
在实施时如何与现有的绩效评分体系以及其他工作表进行衔接?